
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北京创造全球瞩目典范
金秋的北京,天蓝水清,气候宜人。9月14日至15日,“2024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场以“科技创新引领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为主题的国际盛会聚焦了全球目光。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
金秋的北京,天蓝水清,气候宜人。9月14日至15日,“2024年北京国际大都市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这场以“科技创新引领清洁空气与气候行动”为主题的国际盛会聚焦了全球目光。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
福建省发布2024年第五批大气污染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涉自动监控)。 近年来,全省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围绕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科学、精准、依法治污要求,强化污染源自动监控应用,查办了一批涉气自动监控环境违法案件,推动空气质量改善......
25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美丽中国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外美、内丽、气质佳”。 “外美”就是生态环境美,这是美丽中国最重要、最显著,也是最根本的......
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效抓手,是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的重要体现。2022年4月,四川省印发《关于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省级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
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前一年高出近0.3℃,创下新纪录。而人类驱动的全球变暖和短期自然气候波动似乎都无法对此做出解释。 现在,一系列新研究发现了一个我们熟悉的驱动因素——热带太平洋水域的变化。持续3年的拉尼娜现象在2020......
党的以来,我国开展大规模江河湖库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保护。十年来,全国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万平方公里。这是记者23日从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成立四十周年泥沙与土壤侵蚀国际研讨会上了解到的。 水利部副部长、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理事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一份报告中说,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在过去五十年中减少逾七成。栖息地丧失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 据英国广播公司9日报道,根据五十年来对5000多种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数量统计,世界自然基金会撰写......
9月25日上午,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过去十年,我国细颗粒物(PM2.5)浓度显著下降,成为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去年,全国重点城市PM2.5的平均浓度比十年前下降了54%。......
在世界贸易组织2024年环境周期间,中方9日在日内瓦主办“与贸易相关的气候措施与发展——机遇、挑战及解决方案”研讨会,获得广泛关注。 研讨会从中国视角看待与贸易相关的气候措施(TRCMs),介绍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作努力和取得的成......